陝西通報2015大氣污染防治情況西咸新區被約談

原標題:陝西通報2015大氣污染防治情況 西咸新區被約談



陝西省副省長張道宏在銅川王益區查看治污降霾網格化管理平臺運行情況。

“今年1月份關中地區的霧霾天氣,7月份的臭氧超標和10月份持續的霧霾天氣已經給我們提瞭醒,敲瞭警鐘,我們工作上放鬆一點,老天爺就會給我們點顏色看。”今天(11月3日)下午,“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銅川召開,陝西省副省長張道宏在會上表示,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瞭一些成績,優良天數變多瞭,重污染天氣發生頻次和天數降下來瞭,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全省特別是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但同時也要重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關中各市(區)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陝西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在會上通報瞭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通報顯示,今年1至9月,關中各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5.8%以上,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7之42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1至25天,城市空氣質量程度不同的持續向好。

截至10月31日,優良天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商洛263天、安康249天、寶雞243天、漢中242天、榆林242天、延安235天、銅川233天、楊凌231天、渭南229天、咸陽225天、西安220天、韓城121天、西咸110天。與2014年同期相比(不含2015年起執行新標準的6個市區):西安增加46天、寶雞增加46天、咸陽增加45天、銅川增加39天、渭南增加54天、楊凌增加25天、延安增加21天。

1至9月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西安和銅川8天最多、咸陽7天、渭南6天、寶雞4天、楊凌3天、延安2天。與2014年同期相比,西安減少25天、渭南減少23天、寶雞減少21天、銅川減少18天、咸陽減少17天、楊凌減少11天、延安減少5天。

省大氣辦向延安、韓城、西安三市發預警

記者在會上瞭解到,針對第一季度延安市環境空氣質量不升反降、韓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局地污染嚴重、夏季西安市空氣質量反彈勢頭突出的問題,省大氣辦先後向三市政府分別發出預警,並對西咸新區進行約談,切實推進治污降霾各項工作。

與此同時,10月份,環保部西北督查中心對我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情況進行瞭督查,發現西安、咸陽等地雖然啟動瞭重污染天氣應急,但文件中規定的應急措施執行不到位,工地停工落實不到位。

對此,張道宏表示,省建設廳要加大督查通報力度,抓幾個典型,對落實建築施工揚塵治理16條措施不力的工地要嚴肅處理,監管不力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銅川關停多傢水泥企業 生態環境轉好成“銅川模式”

銅川,作為一個資源型工業城市,曾經飽受污染之苦,被譽為“從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如今,截止10月底,銅川市今年的優良天數已經達到瞭233天,也引來瞭朱?的棲息。

水泥是銅川的優勢支柱產業,水泥粉塵也成為瞭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源。一邊是幾億元的稅收、近4000名職工的安置,另一邊是造福子孫的青山綠水。據耀州區委書記楊鴻偉介紹,為瞭防治粉塵,截至目前,已經完成6傢企業廠房、生產設備的拆除和場地清理,2傢企業已經停產關閉,1傢企業正在做拆除前的準備工作,周邊企業全部拆除後,年可減少燃煤6.5萬噸,削減粉塵2萬噸、二氧化硫1000噸、氮氧化物2900噸。

張道宏在會上說,此次會議之所以選擇在銅川召開,是因為銅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落後產能、產業升級轉型等方面走在瞭全省前列,煤城不燒煤,水泥大市無立窯,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探索出瞭一條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的新路,為我省向縱深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瞭有益經驗,應該大力推廣。(記者 李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ahvblgp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